懷孕21周了,某日睡覺到半夜,竟然腳抽筋驚醒!
第一次!
隔兩天,又來一次!
我一直以為,腳抽筋應該是腳底抽筋,沒想到我卻是"蘿蔔"抽筋!
難到因為我是兔子的關係?
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
抽筋是一種俗稱,實際上是缺鈣引起神經肌肉興奮性增加而表現的肌肉收縮;
疼痛的原因,可能是小腿肌肉中乳酸等酸性代謝物質堆積,導致肌肉的不自主僵直收縮。
孕婦久坐、寒冷、勞累可能引起小腿“抽筋”;或因黃體素的作用與腹部內壓的增加,造成靜脈血液回流減緩;
以及成長中胎兒的營養需求,相對造成母體營養素不足,大多數孕婦“抽筋”是由於缺鈣引起的。
腳抽筋對肌肉本身並無傷害,對於懷孕結果或胎兒預後也沒有影響。
缺鈣引起的肌肉痙攣,一般孕早期比較輕,隨妊娠月份增加可以逐漸加重,有些孕婦在妊娠7~8個月才發生。
這種痙攣多在夜間發生,是由於睡時大腦皮層在休息,迷走神經相對地處於興奮狀態,下肢“抽筋”就容易發生,發生的次數可由數次至十幾次。
有效舒緩腳抽筋的痛苦,孕媽咪可以試試以下動作,
包括:下床走動、腿部拉筋、伸展運動和肌肉按摩,藉以改善肌肉組織中乳酸的堆積來減輕疼痛。
孕婦普遍缺鈣,應該增加膳食中鈣的攝入量。
每日喝1升牛奶可以得到1040毫克鈣,加上其他食物中的鈣就可以滿足需要。
多進食豆腐、綠色蔬菜也很重要。由於鈣吸收受到膳食中蛋白質攝入的影響,故應增加魚、肉、禽、蛋的攝入,有利於鈣的吸收。
但是從實證醫學的角度,補充鈣片的效益似乎和安慰劑無明顯差異?
補充鎂的效果較好,補充綜合維他命也有效,但或許是因為其中含有鎂的礦物質成份,而研究指出維他命B1和B6的補充也有幫助。
鎂離子在生理作用上是多種酵素的活化劑,在代謝與肌肉功能上扮演重要的角色。
鎂的缺乏將引起生理與生化上的變化,懷孕期或哺乳期的生理變化,以及鎂離子的缺乏,也應有連帶影響關係。
鎂離子與鈣離子,在生理上具有相互作用的夥伴關係。而肌肉的痙攣或抽筋等症狀,也和鎂離子的缺乏有關。
鎂離子在某些酵素上也需要維他命B1和B6的協同作用。
現代產科學使用硫酸鎂預防治療妊娠高血壓的併發症,代表鎂離子在懷孕期間的作用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。
孕期腳抽筋的預防醫學對策應用,初段預防之健康促進方法,包括:
產前衛教、維持正常體重、均衡營養、維他命與礦物質的補充、適量運動、與避免抽菸喝酒的危害。
正常體重,一般由身體質量指數(BMI) 達19.8-26為標準,懷孕期總體重增加範圍11.5-16公斤為宜。
均衡的營養,包含:
每日建議飲食含2500千卡的熱量、60克的蛋白質、脂溶性與水溶性維生素、以及礦物質中1200毫克的鈣、1200毫克的磷、175毫克的碘、30毫克的鐵、320毫克的鎂、15毫克的鋅。
經產婦和素食者,則建議補充綜合維他命與礦物質,每天補充0.4毫克的葉酸,可以預防胎兒神經管缺損。
其中,鐵質的補充是必須的,因為光靠食物中的鐵質攝取含量會不足。而國人的飲食習慣,乳製品的比例較低,也應注意鈣質的補充。
婦女懷孕期間仍應保持適量運動,增強心肺功能,以適應母體體重的增加與成長的胎兒,同時也預為將來耗費心力的產程作準備。